前言
為了保護勞工的職場健康,應盡量避免讓勞工於工作環境中暴露有害物質!
有效評估控管勞工的暴露狀況,奠基於量化暴露風險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改善工作環境的狀況;暴露評估中分成直接方法和間接方法,上次介紹了間接方法 -「環境監測」後,是否對暴露評估有多一點認識呢?
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另外一個,直接方法的「生物偵測」吧!♀️
【生物偵測 | 觀念及定義】
採集生物檢體如頭髮、指甲、尿、血液等等,分析檢體中有害物質或其代謝物的濃度,再與設定的標準比對,評估人員的暴露與健康危害情形,並於必要時提出改善建議。
< 節錄自 | 民國 69 年盧森堡聯會 >
【生物偵測 | 目標與用途】
▍目標:
藉由測量內在劑量去評估健康風險,達到估計欲知活體所負荷的化學劑量。
▍ 常見的用途:
– 勞工內在暴露劑量評估。
– 族群流行病學評估與應用。
– 輔佐作業環境測定結果。
– 鑑定工程控制之成效。
– 鑑定個人防護用具之成效。
『內在劑量』意義包含
– 物質總量:最近吸收、體內儲存。
– 有較長的半衰期。
– 在某部位可發揮影響的量的指標。
【生物偵測 | 重點考量要素】
▍ 採樣時機
– 指標出現時間 (代謝速度)。
– 指標半衰期。
▍ 多重暴露(共暴露)
– 同時暴露多種化學物質 (高劑量較明顯),可能產生代謝干擾,影響指標性質。
▍ 干擾因子(個體差異)
– 個人習慣 → 抽菸、喝酒、檳榔、飲食藥物。
– 生理學因素 → 性別、年齡。
– 遺傳→ 耐受度、易感性。
【常見生物檢體簡介】
比較常見生物檢體(呼出氣體、血液、尿液、毛髮指甲)的預測時間、優點和缺點(詳見圖片)。
▍相關主題回顧 【環境監測】
每週三中午12:30 立即鎖定工安百科粉絲專頁,我們不見不散!
每週閱讀一故事,學習工安大道理
▍我們堅信『每週閱讀一故事,學習工安大道理』!
▍文案版權所有,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