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永續實踐論壇 – 推動職場健康永續價值
職業安全衛生接軌 SDGs 2030 成為趨勢,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藉由 2022 永續實踐論壇,邀請產學研代表與談,並 150 位企業代表,與從職場健康管理實務推動、教育訓練數位轉型、企業文化建立到永續價值的連結等多元面向進行探討!
什麼是 6S?工作場所 5S/6S 的重要性
【勞動力發展署推動5S運動,落實自主管理環境】發展署鼓勵員工及學員落實5S自主管理,期望建立一個整潔乾淨的作業環境、良好的企業文化。
5S 管理為企業改善作業環境的方法之一,藉由改善工作環境的方式,來提高作業效率、預防人為失誤,以「預防」的核心觀念,進一步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而近年新增了一項要素,升級為6S管理……
職業病之精神疾病認定
精神疾病也是職災 !,職業病之認定一直是勞工所關心的問題,現今大眾普遍討論的職業病中亦甚少出現精神疾病,而我國精神疾病可被認定為職業病已行之有年,職安署所公布的相關指引,藉此機會就讓我們來深入了解一下,究竟在甚麼樣的情形下,精神疾病會被認定為職業病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工作相關心理壓力事件引起精神疾病認定指引』吧 ! ?
健康促進與三段五級預防
三段五級預防為公共衛生中對疾病的預防階層,疾病的預防是很重要的,慢性疾病或是傳染性疾病都可以用三段五級的概念,結合疾病自然史的觀念,跟著小編一同來初步理解吧!
人的一生都與公共衛生相關,近至近幾年之疫情,遠至入棺蓋定前,而本篇的要點為認識三段五級預防。
勞工健康服務及所需資格
配合110/12/10修正之勞工健康保護規則撰寫
110 年 12 月修正之勞工健康保護規則將於 110 年 1 月 1 日施行,其中第 5 條、第 7 條、第 8 條第三項也將於 7 月 1 日施行 ,配合這次修正,跟著小編將法條再整理一次吧!
天災後的因應對策,快來檢查這些地方
「NNNNN~~~!!」國家級警報發布,手機就會不停的震動,當災難來臨時,提醒我們即將或當下會發生有感地震,盡速避難。
位於板塊交界處的台灣,斷層多且地震發生頻繁,每隔幾天就會有細碎的小地震,據中央氣象局統計,2021 年 10 月份就有共 34 個地震,其中包含 9 個有感地震,而最為嚴重的便是十月底在宜蘭芮氏規模 6.5 、最大震度 4 級的地震。
職安相關法規中也有提到遭遇各種天災時為維護安全,包含遇 4 級以上地震、颱風、強風時須因應的措施,且在開工時需進行檢查的對象,就跟著小編將各類法條列出細細整理一遍吧!
認識製造事業單位及高壓氣體設備之關係
前篇就高壓氣體為何下進行解剖,並整理了其定義與相關的計算,而本篇進行延伸探討且整理了關於高壓氣體設備及眾製造和氣體設備。
製造事業單位分成了甲類及乙類,本次小編就製造單位及氣體設備等相關法規進行整理,方便讀者們閱讀當身為某製造事業單位時的使用什麼設備需要注意什麼事情,以供各位參考。
優先管理化學品之辦法修正
110年11月發布之優先管理化學品之指定及運作管理辦法的修正法案中之第 6 條及第 9 條將於明年 4 月起實施,其中修正了多少法規呢?主要修正內容包含修正應報請備查的化學品濃度、年運作總量級最大運作總量等相關條件,且為了明定規範報請備查期限,始於運作場所發生該化學品之運作者,也新增其報請備查期限等之規定。
就跟著小編一起看看這次修正的法條吧!
潛藏的健康殺手『石綿』
工業發展史中的致命粉塵:台灣石綿職業病可能在2020-2030年達到高峰,石綿在1977年時就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定為一級致癌物質,但我國於1960年代因應工業化與都市化的發展,石綿需求量大增,一直到1987年後石綿消耗量才有顯著下降,直到現在於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中仍可將石綿用於研究、依照石綿長時間的潛伏期,推測台灣的石棉職業病例將開始逐漸顯現,雖現在已進用大部分石綿產品,但仍然有未標示及未妥善處理的石綿建材,其於拆除時就有可能使勞工、社區居民處於致癌粉塵的威脅中,今天就讓我們來深入了解一下『石綿』吧。
藉著這個機會,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潛藏的健康殺手-石綿』吧 ! ?
大船入港,認識碼頭裝卸作業
貨櫃塞港無緩解 高市勞工局邀航商強化安全管理,受到疫情的影響,高雄港受到美國等地之收貨港卡關的原因,造成許多船舶同時抵達港口,進而出現貨物壅塞、增加裝卸、運輸作業的風險問題,若因趕工而忽略相關防護措施,則容易危害到勞工安全,在這種時刻更應該多加注意安全設施、設備等保護措施來預防災害發生!
藉著這個機會,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碼頭裝卸作業安全』吧 ! ?
特定化學物質認識及計算
“ln”是以數學常數 e 為底數的對數函數,在計算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何為特定化學物質吧。
特定化學物質分成甲類、乙類、丙一丙二丙三類、丁類,在法規面有什麼不同的處理、使用方式呢? 而在漏洩時又能採取什麼應對措施呢?小編在這裡會跟著大家一起規整法規並閱讀,使大家更認識特定化學物質歐!
寒冬逼近,慎防低溫危害
6.6°C!苗栗造橋冷吱吱 北部7縣市低溫特報亮黃燈,又快要接近冷氣團陸續來報到的時期,在低溫的環境下工作的風險不亞於高溫作業,但大家常常忽略低溫可能造成的危害,臺灣在104年已將低溫作業可能引起之疾病列為職業病種類的項目之一,期望可以使雇主注意到低溫作業可能帶來的危害,也使勞工們可以在從事低溫作業時能夠更有保障。
藉著這個機會,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低溫引起的職業病』吧 ! ?
認識 GHS 標示符號
GHS (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ling of Chemicals)《化學品分類及標示全球調和制度》是國際上通用且容易理解的危害通識系統,涵蓋三大類危害:物理性、健康及環境,以量化之實驗數據作為分類之標準,並提供混合物之分類標準,讓不論是製造、運輸或使用等的相關人員都能受到保護,同時也降低環境傷害和汙染。
食品外送作業安全衛生指引
3家外送平台交通預防不符規範 罰6萬限期改善,現今常會看到許多外送員於馬路上快速的穿梭,此景已漸漸成為常態,但自從有外送員於途中發生嚴重車禍、災害後,才使大家開始注意到這些「外送員在跑單時的安全該如何保障」、「外送平台又應該提供什麼防護」等問題,因此修訂了與食品外送業相關的法規、指引,希望可以減少外送員們發生災害的可能性。
所以今天就一起來了解『食品外送作業安全衛生指引』吧 ! ?
職業性笑氣&麻醉性氣體引起之疾病認定
笑氣-學名為一氧化氮,人吸入後會有麻木感、愉悅感、迷幻的感受,此類似於毒品但並未被列入『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因此常常遭到濫用,在歐美國家甚至有些人會在派對中使用笑氣,若吸入過量會造成嚴重的後果。笑氣算是目前最容易取得的麻醉性氣體,在一些工作場所也有使用笑氣來進行的作業,而笑氣與其他麻醉性氣體都有可能應用於醫藥領域中,因此了解其性質、可能暴露的職業,以及如何會被認定成職業病就有其重要性。
今天就讓我們藉著這個機會來認識一下,讓我們來了解『職業性笑氣及麻醉性氣體引起之疾病認定指引』吧 ! ?
風險分析方法Ⅰ – Checklist/What-if/HAZOP
風險評估是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事先防治的重要基礎,採取有系統的程序能使風險評估確實進行。
分析風險之首要為認知危害,認知危害後才能進行危害的分類,而後才能推進風險評估之進程,進而決定風險、判斷風險是否可接受,最後擬定風險控制計畫進行控制。
本章將分兩篇文章與大家一同初步認識各種風險分析方法,本篇以與腦力激盪法相關之三種方法為例,以供大家閱讀比較。
蹲跪姿勢工作引起之傷害
蹲了就爬不起來竟是職業傷病引起 不只重工業,美髮師、駕駛等工作也要小心,蹲跪姿勢是日常很常見的姿勢,有些工作甚至需要長時間維持這個姿勢,而蹲跪姿勢若是長期為之就會使關節受到重大的損傷,甚至難以修復,而此種損傷在職業病認定中亦有規定,藉著這個機會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職業上引起之膝關節半月狀軟骨病變」的認定標準吧!
今天就一起來了解『職業性長期以蹲跪姿勢工作引起之膝關節半月狀軟骨病變認定參考指引』吧 ! ?
手指泛白?認識雷諾氏症候群!
雷諾氏症候群是肢體末端血液循環問題的疾患,若暴露於寒冷、振動或重複使用手指壓力時,經年累月便可能會引發雷諾氏症候群,手指腳趾皮膚變得蒼白,因此有時也被稱為「白手指」、「臘狀指」或「死手指」。
雖然雷諾氏症並不會危及生命安全,但嚴重也可能導致殘疾,因此如果會長時間處於罹患的高風險情況的勞工,要多留意自己的工作習慣、生活型態及身體狀態,一但有疑似雷諾氏症現象請盡速就醫治療。?
遍布馬路的今日,認識施工架
每每經過工地時,你們是否有朝施工架上的工人們好奇的多看兩眼呢?不論是新蓋的房子抑或是進行房子外觀修整,都會立起施工架方便且安全的讓勞工們作業。
施工架的種類依材料、依特性能分成許多種,在整理的時候會不會覺得數字太多沒有辦法記憶深刻呢?
大家在閱讀營造相關法規時可以配合 營造安全設施標準圖解 一起服用會更易於記憶歐!
精彩表演背後暗藏的危機
影視業中光鮮亮麗的表演背後常常潛藏著危機,由於此行業的特殊性常常發生重大事故後,大家才會發覺問題,且此產業中的作業常涉及許多不同類型的專業組織及人員,使風險評估的難度更高,是否確實落實危害之辨識、評估、控制也成為一大問題。近年來國內外發生不少影視業重大職災的案例,使社會大眾漸漸發覺影視產業的職安衛問題!這個長期以來缺少職安衛投入及關心的產業,已成為職安衛所保護的一大漏洞,我們應該從此刻開始逐步落實才行!
藉著這個機會,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影視業的安全衛生』吧 ! ?
新聞採訪人員安全衛生指引
根據國際非營利組織「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在2008~2017年的統計,全球因公殉職的記者有588位,記者由於工作性質、報導任務等因素,時常出入高風險場所,又由於高壓的工作環境,往往會忽視自身的安全,而採訪之工作環境較為多變,需要強化採訪人員自身的安全意識且透過內部管理制度、因地制宜的運作,才能有效的避免職業災害的發生!
今天就讓我們藉著這個機會來認識一下,讓我們來了解『新聞採訪人員安全衛生指引』吧 ! ?
職業因素引起COVID-19認定參考指引
近日確診人數大增,許多相關的問題逐漸浮出,在職場上染疫後是否可以算做職業病來申請職災傷病給付成了另一大問題,可認定為職業病之情況須符合哪些條件,可能很多人都還一頭霧水,藉著這個機會,今天我們就來重新認識一下由職安署所公告的『職業因素引起COVID-19認定參考指引』,來進一步了解在什麼條件下染疫才能認定為職業病吧。
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職業因素引起COVID-19認定參考指引』吧 ! ?
炭疽病可能是生化武器?!
炭疽桿菌孢子可以存活於土壤、環境、獸毛中達數十年,對環境耐受性絕佳,一旦釋放到空氣中,便可以快速傳播,不管是人類或動物吸入大量孢子便會感染炭疽病,人類感染初期症狀就像一般流感或感冒,然而若未即時積極治療,致死率近乎100 %,故自20世紀前中期,即被研發作為生化武器!?
雖然台灣目前最後一個人類感染炭疽病的病例例是在 1972 年,但如果是從事處理動物或其製品的相關業者仍需要多留意該疾病風險!
別來無「恙」 – 職業性恙蟲病
古人云:「恙,噬人蟲也,善食人心。古者草居,多移此害,故相問勞,曰無恙。」可以知道「恙」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在草叢中聚居的蟲子,人們如果露宿野外就可能感染恙蟲病,故見面時會先相互問候「別來無恙?」?
現今社會雖然衛生環境較好,但仍可能因為從事特定職業或活動而有感染恙蟲病的可能,因此若有疑似症狀,一定要盡速就醫之治療!
看不清嗎小心!『職業性白內障』
【眼睛矇霧看不清境是職災白內障 醫師提醒這些工作場所很危險,要用「 這個」護眼】不僅僅是可能暴露於游離輻射、紅外線、焊接作業等勞工有罹患白內障之可能,在大太陽下工作之勞工若不配戴太陽眼鏡阻絕紫外線亦會有很高的風險使眼睛產生病變,因此有暴露風險的工作都應確實配戴有防護功能之護目鏡 !否則結果不僅可能影響視力,更甚者則會導致失明的 !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職業性白內障』 ! ?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規章及計畫
對於初出茅廬的新人,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呢?基礎對於職安人員來說或為最重要的一環,在打下基礎使其穩固的同時也要溫故而知新,複習並且時刻學習新的知識也是很重要的。
將所念所學連結編織成一張屬於自己的網絡是一種辦法,今日我們就來複習基礎的管理規章及管理計畫吧!
由齒而來 – 漢他病毒
老鼠繁殖速度驚人,且環境適應能力強,對人類的影響甚大,除了當作寵物和特殊用途外,自古以來,老鼠造成不小的危害與問題,盜食糧食、破壞住家設備、損害衣物、影響食品安全,更可怕的是可能會傳染漢他病毒、鼠疫等人畜疾病,不僅危及人類生命財產的安全,更造成許多重大的災害與損失,因此大家應在日常生活中落實防鼠措施,共同杜絕鼠類猖獗為害。
『居家辦公』還要注意什麼
【居家辦公三大疑問 勞動部一次說清楚】異地辦公或居家辦公等措施已經成為不少企業所採取的防疫措施,勞動部針對居家辦公常見的勞動條件問題進行解答,其也提供了居家工作職業安全衛生參考指引、居家上班職安衛檢核表等,希望作為企業防疫的參考,並提出居家環境與職場辦公、作業設備環境條件都不盡相同,雇主仍在『合理可行』的範圍內盡到應注意、能注意之事項的預防義務,至於居家辦公的環境究竟還缺少了什麼 還應該要特別注意甚麼地方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居家辦公』還有甚麼需要注意的吧 ! ?
職業性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之認定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及其感染造成的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其現以「不安全性行為」為主要感染途徑。
然而,仍有少部分之感染患者,源自於職業性的暴露,其中則以從事病患診療、護理或研究工作等職業最為常見。
「職業性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之認定參考指引中」便清楚論述醫學評估與鑑別診斷、暴露後處理原則、暴露證據收集的方法及認定基準等內容,以作為診斷及認定之用途。
不當兵也有退伍軍人症?
不管是在工作環境、住家環境或者其他親水活動,都有潛藏的危機 — 「退伍軍人症」,由「退伍軍人桿菌」引起的急性細菌性疾病,而該菌於大自然水體或土壤中即有存在,只是數量很少,但退伍軍人桿菌一旦進入人造供水、貯水系統,就可能因為管路設計造成水流停滯或沉澱物,加上沒有定期清除及消毒,如此退伍軍人桿菌便容易形成菌落,直接汙染水源,而帶有細菌的氣霧被空間環境中的人們吸入,產生類似肺炎、感冒等身體不適的症狀,若未及時服用抗生素治療,嚴重可能導致意識混亂、多重器官衰竭而引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