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跪姿勢工作引起之傷害
蹲了就爬不起來竟是職業傷病引起 不只重工業,美髮師、駕駛等工作也要小心,蹲跪姿勢是日常很常見的姿勢,有些工作甚至需要長時間維持這個姿勢,而蹲跪姿勢若是長期為之就會使關節受到重大的損傷,甚至難以修復,而此種損傷在職業病認定中亦有規定,藉著這個機會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職業上引起之膝關節半月狀軟骨病變」的認定標準吧! 今天就一起來了解『職業性長期以蹲跪姿勢工作引起之膝關節半月狀軟骨病變認定參考指引』吧 ! ?
了解更多 → 工作適人 – 職務再設計
依衛生福利部統計,2021年3月,身心障礙者有119萬人,占總人口 5.1%! 依內政部統計,2021年1月,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達380.4萬人,占總人口 16.2%! 不管是身心障礙者或者中高齡者都是社會上的一分子,他們想投入職場,但卻發現存在很大的困難與阻礙,因此為了排除障礙並適才而用,可以透過職務再設計,重新規劃工作流程、重新設計工作環境、提供科技輔具等,提供更適合的工作方式及環境,讓想就業的身心障礙者和中高齡勞工能順利發揮職場優勢 ?
了解更多 → 人因性傷病:腕隧道症候群
【腕隧道症候群 又麻又痛】許多上班族時常使用滑鼠及鍵盤執行文書工作,長時間下來手部開始出現麻、疼痛等症狀,符合了長時間重複使用手部,而造成手腕壓力,而這些要素將會造成相關的人因性肌肉骨骼傷病,其中最大宗的疾病為腕隧道症候群。
了解更多 → 3分鐘認識中高齡作業
老年人口比率逐年增多,造成人口結構改變,勞動力下降,而這些都可能導致生活水準及競爭力的降低… 因此,政府為了鼓勵及保障中高齡者及高齡者的勞動權益,並建構友善就業環境,立法院年三讀通過《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而勞動部職安署亦訂定「中高齡及高齡工作者安全衛生指引」,確保中高齡及高齡工作者作業的安全及健康,促進高齡者再就業,並防止職業災害之發生。 花3分鐘,趕快跟小編一起來看看要如何保護中高齡及高齡者作業吧!
了解更多 → 1次搞懂人因性危害預防計畫
【職業傷害 近7成照服員想離職】 與此類似的事件相信還有很多是新聞沒有報出來,一定還有很多各種職業的勞工們都有面臨著人因性的危害,而肌肉骨骼傷害與工作負荷是其中佔比最大的問題。 肌肉骨骼傷害可以稱得上是現代人的文明病,不管是因為看手機而得腕隧道症候群,或是整天坐辦公室坐到脊椎出問題的上班族,每個人都有機會面臨到肌肉骨骼傷害,因此可以說是不管何種行業皆有可能面對到,故主管機關依據職安法第6條規定需對會造成肌肉骨骼傷害的作業訂定預防計畫。 為了制定有效的危害預防計畫,首先,得要近一步了解人因性危害的定義及會造成肌肉骨骼傷害的危害因子,與危害預防計畫中應該包含哪些內容。點開這篇文章來看到底何謂人因性危害,它的預防計畫又該怎麼撰寫吧!
了解更多 → 【工安日記】 – 下背痛幾許?:人因評估與風險預防
▍【工安大辭典】- 下背痛痛痛幾許? ▍比喻不良的施力、姿勢、重複動作或缺乏休息,於不自覺中,將造成許多負面的健康影響,甚至疼痛難耐! 上了一整天的班,非常多人都有肌肉痠痛、疼痛的問題,回家只能癱軟在床上~常常這是因為重複性工作或是固定姿勢下所造成的肌肉骨骼傷害,長期忽略下來,往往造成更嚴重的問題產生!! 過去的環安衛管理上,最常被忽略的便是【人因工程】領域,這部分雖然不如化學或物理性危害,具有立即性或範圍廣闊的特徵;然而對於工作者的肌肉骨骼傷害,卻是在時間的累積下,緩慢的侵蝕身體健康,也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危害! 於實務與執行之中,不知你是否和壯壯一樣,似乎有一點生疏,或不知如何下手呢? ♂️ 今天就讓我們跟著工安百科一起來一探究竟:『人因評估與風險預防』 ♀️
了解更多 → 【知識理論篇】- 心智負荷評估方式
由於產業自動化的趨勢,使得勞工作業漸漸轉變為心智上的需求,如處理記憶、反應等等,當人員對於作業的心智需求超過負荷時,則容易造成很多安全衛生意外的發生,像是勞工的生理心理影響、人為失誤等風險。
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