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 ~~ 你說什麼,可不可以再大聲一點!聽不太清楚耶!
許多勞工於中老年,聽力已大不如年輕時期,這是為什麼呢?當勞工處高噪音環境下,將會造成聽覺器官內毛細胞受傷,而使聽力受損,長期下來則可能形成不可逆的傷害。危害的預防與控管,仰賴有效的評估,精準找出發生源,並給予合適的工程控制與防護具方案。
今天我們便一起跟著工安百科,如何計算噪音暴露劑量、時量平均音量及均能音量吧!
文章目錄
Toggle▍ 噪音的定義
通常是指刺耳或不必要,不規則或不協調,使人感到厭煩的聲音,同時也可以指音量太大,可能導致危害人體健康的聲音,且其為主觀感覺,會隨著人的心理狀態而有所不同。
同時各國也有不同的定義說明:
1️⃣ 美國:強大、雜亂不規則或令人不愉快之聲音。
2️⃣ 日本:人類活動所產生,對人的健康或生活環境有害的聲音。
3️⃣ 德國:喧鬧響!
▍風險與危害
人體長期處在噪音的環境之中,會依音量強度及持續時間長短不同,對身體逐漸造成以下的傷害及疾病:
▍聽力障礙
毫無防護地置身於80分貝以上的空間中,會使聽覺細胞逐漸受損,造成耳聾。若突然發生120分貝以上,如大砲聲、爆炸聲、鑿岩機聲等,可能立即導致耳聾。
▍影響生理機能
長期生活在70分貝至80分貝以上的環境中,可使人動脈收縮 、心跳加速、供血不足、出現血壓不穩、心律不整、心悸等症狀,甚至演變成冠心病,心絞痛、腦溢血及心肌梗塞。
並且可能使中樞神經功能失調、大腦皮質興奮及抑制功能失去平衡,導致身體出現失眠、多夢、頭痛、耳鳴、全身乏力等現象。
▍影響心理狀態
噪音會使人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以致容易驚慌、恐懼、易怒、焦躁,甚至演變成神經衰弱、憂鬱或精神分裂症。
也會使微血管收縮,減低血液中活性氧流通,造成精神緊張亢奮、情緒無法安定。
▍影響工作效率
於80分貝以上的環境中工作、學習,將使人精神無法集中、聽力下降,降低工作和學習效率。
▍ 公式計算及法令規範
於勞工作業環境監測實施辦法中提及
『勞工噪音暴露工作日八小時日時量平均音壓級八十五分貝以上之作業場所,應每六個月監測噪音一次以上』。
今天主題便針對時量平均音壓級及均能音壓的計算進行說明:
1️⃣ 時量平均音壓級
◾D為暴露劑量=(第一種噪音暴露時間÷該噪音音壓級容許暴露時間+第二種噪音暴露時間÷該噪音音壓級容許暴露時間+…)
2️⃣ 均能音壓/音壓總和
▍延伸閱讀
1️⃣ 作業環境監測執行內容及頻率
2️⃣【工安日記】- 環境監測知你我,勞工健康有保障
3️⃣ 特殊健檢線上登錄
▍參考資料
1️⃣ 中小企業常見潛在危害系列-噪音環境作業危害預防,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
2️⃣ 噪音介紹,高雄市噪音防護網
▍我們堅信『工安隨身讀,輕量沒壓力』
▍文案版權所有,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