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逐漸趨緩的今日,復工成了另一項課題,職業災害與復工息息相關,而發生職業災害的原因也與工作密不可分;受疫情衝擊的期間,不論是店家抑或是員工都飽受了所帶來的衝擊及恐慌
隨著日益平穩的環境,人們也漸漸地、緩慢地將步調拉回到昔日;而回歸生活之後,復工前的輔導、調整也是不可缺失的一環。
時至今日,仍有不少人不懈努力著,即便遭受曾經的不安全感,也意識到就算只有微小的力量也能使周圍的人一起變得強壯。
文章目錄
Toggle▍職業災害
指在執行職務時指勞動場所之建築物、機械、設備、原料、材料、化學品、氣體、蒸氣、粉塵等或作業活動及其他職業上原因引起之工作者疾病、傷害、失能或死亡
▍ 職業傷害
勞工因執行職務而導致傷害時
▍ 職業病
勞工因執行職務,暴露在危險因子中導致身體產生疾病時(需經醫師診斷),參考職業病認定指引
1️⃣ 物理危害
◼ 噪音
◼ 振動
◼ 異常氣壓
◼ 非游離輻射
2️⃣ 化學危害
◼ 有機溶劑
◼ 鉛
◼ 粉塵
◼ 強酸強鹼
3️⃣ 生物危害
◼ 感染
◼ 過敏
◼ 中毒
4️⃣ 人因性危害
◼ 腕隧道症候群
◼ 肌肉骨骼傷病
5️⃣ 社會心理性危害
◼ 職業促發腦血管及心臟疾病(過勞)
◼ 工作相關心理壓力事件引起精神疾病認定
▍復工
▍勞工復工
▍法源
? 健康保護規則 第12條
雇主應使醫護人員、勞工健康服務相關人員配合職業安全衛生、人力資源管理及相關部門人員訪視現場,辦理下列事項:
一、辨識與評估工作場所環境、作業及組織內部影響勞工身心健康之危害因子,並提出改善措施之建議。
二、提出作業環境安全衛生設施改善規劃之建議。
三、調查勞工健康情形與作業之關連性,並採取必要之預防及健康促進措施。
四、提供復工勞工之職能評估、職務再設計或調整之諮詢及建議。
五、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公告者。
? 紀錄表及採行措施之文件,應保存三年。
▍流程
▍ 準備復工
1️⃣ 提升勞工職業能力
◼ 工作適能或工作強化訓練
◼ 參加職業訓練,訓練其他專長或技能
2️⃣ 職務再設計或換工作
◼ 職務再設計
◽ 調整工作方法
◽ 調整職場環境
◽ 改善工作設備或機具
◽ 改善工作條件
▍COVID-19下的復工
1️⃣ 中小型企業
◼ 提供額外的職業健康服務
◽ 定期的臨場健康服務
◽ 根據COVID-19 的迅速變化增加頻率
◼ 調整工作方式
◽ 保持社交距離並避免員工聚集
◽ 較小且固定的組別,使中小型企業保持生產,減少交叉感染
◼ 利用自動化技術和人工智能
◽ 台灣口罩配給系統線上查詢口罩庫存,以健保卡或居留證購買口罩。
◽ 公司遠距通訊
◼ 支持和維護職場心理健康
◽ 訪談、量表測量篩選出高風險員工並將其轉移到身心科或心理諮商輔導
2️⃣ 歐盟職業安全衛生署 (EU-OSHA)
◼ 減少工作中對 COVID-19 的暴露風險
◽ 採取集體控制的措施,並在必要時補充個人防護設備
◽ 減少人與人的接觸
◽ 以隔板隔開勞工之座位
◽ 暫時僅執行最低限度的工作
◼ 停工後恢復運作
◽ 雇主因以健康和安全為考量,制定復工的計畫
◽ 特別注意高風險的勞工
◽ 為可能遭受焦慮或壓力的勞工提供支持
◼ 應對高缺勤率
◽ 額外的工作量應盡可能減少
◽ 考慮員工是否需要額外的培訓和支持
◼ 管理遠距在家辦公的勞工
◽ 針對遠距辦公的勞工進行風險評估
◽ 不低估勞工感到的孤立和受到壓力之風險
◽ 鼓勵勞工定期休息
▍事業單位復工
▍法源
1️⃣ 復工計畫書
◼ 事業單位基本資料
◼ 申請日期
◼ 停工範圍
◼ 被停工之原因
◼ 停工原因消滅之作為及佐證資料
◼ 為重大職業災害而致停工者,應載明職業災害調查分析資料
◽ 災害發生經過
◽ 災害原因分析
◽ 安全衛生管理、現場機械設備與作業流程改善及其他與肇災有關之安全衛生管理之災害改善對策
2️⃣ 復工通知書:
◼ 停工原因消滅,記載下列事項,通知其復工
申請復工之事業單位、雇主名稱(姓名)及地址
◽ 復工日期
◽ 復工範圍
◼ 停工原因未消滅部分
◽ 停工之範圍
▍流程
▍ 牛刀小試
? 了解了關於復工的一點小知識,進一步讓我們來考考你,看你會不會!
▍ 牛刀小試 | 試題
▍ 牛刀小試 | 答案
答案 :2
贊助我一杯咖啡 | Buy Me A Coffee
如果您覺得本文章或本平台的資源對您有所幫助,可以贊助我一杯咖啡
這樣將讓我更多動力寫出好文章!??
▍延伸閱讀
1️⃣【主題文章】- 人因性危害及預防
2️⃣【主題文章】- 2種生物性危害分級
3️⃣職務再設計
▍參考資料
1️⃣ 勞動力健康報 – 第二十九期
2️⃣ 復工工作服務指引
3️⃣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重大災害通報及檢查處理要點
▍工安百科致力於環安衛知識管理與資源串聯
▍文案版權所有,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