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Toggle▌成長事業的成本控制
如果成功的話,這家新公司能帶給我們多少業務?而多少初始投資才是合理的?
企業要成長,必須先投資。投資是為了打造明日的吸金機,因此初始投資是成本,而且沒有報酬,有時投資期間還會很長。你要如何處理這些問題,以維持成本控制?第一件事情就是分別為各項活動編列運算,也就是我所謂的機會運算。第二個原則就是徹底思考,我們期望在多久的時間內,從這些投資中獲得哪些成果。
就我所知,這方面的最佳範例就是花旗如何在蓬勃的 1970~80 年代,成為全球唯一成功跨國銀行。其中原因在於,花旗一開始就徹底思考,新分行合理的初始投資多少。他也通盤想過,新版圖最低限度可能、應該有的成果為何,同時他也自問:“如果我們在這個地方投資成功了,並且成為業界領袖,這個國家能帶給我們多少業務?假設初始投資不得超過可能成果的某個百分比,那麼初始投資究竟是要多少才合理?”後來,花旗從自己的經驗中學到,新分行究竟要多少時間才能達到損益兩平。也就是開始獲利。
▌思考與實踐
為各項開發案編列運算。預測最有可能實現的成效。追蹤成效,酌情調整期望。
出處:企業創新
▌經營管理百科 | bm.ipedia.tw
▌致力協助經理人、企業家提升企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