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EDIA 百科 . |致力於知識管理與資源整合
Search

iPEDIA 百科

知識管理的領航者

TOPIC

文章主題

CATEGORIES

文章分類

5b19142d9b

【觀念隨身卡】- 新增列管關注化學物質

環保署公告新增列管硝酸銨及氫氟酸為具有危害性的關注化學物質,加強管理製造、輸入、販賣、使用、運送及貯存等運作,除須取得核可、申報運作資料、遵循事故預防與緊急應變規定及禁止於網購平臺交易外,也規範市售氫氟酸製成品必須落實標示,預防不當使用而造成意外傷害的發生。 環保署指出,硝酸銨是環保署第一個公告列管的關注化學物質一氧化二氮(笑氣)原料且於黎巴嫩貝魯特港口因貯存不當引發大爆炸,受到國際關注,而氫氟酸因未安全運作曾造成多起人員傷亡,故將這2項物質公告列管。?
了解更多 →
4376462a05

研磨輪及緣盤之計算

上次瞭解了木盤加工圓盤鋸,今天就來認識與他相似的研磨機中的研磨輪吧! 研磨輪包含了破壞旋轉試驗及衝擊試驗,而關於研磨輪的計算,除了研磨輪的周速度,還有衝擊試驗之衝擊值與研磨輪的緣盤計算,當我們放在一起看時是不是就方便閱讀多了呢? 細細分解法規內對於研磨輪之介紹,並佐以表格、圖形閱讀,才得以細水長流,配合從事其作業的安全要領,跟著小編一同將研磨機相關法規好好統整一次吧!
了解更多 →
42889526ac

精彩表演背後暗藏的危機

影視業中光鮮亮麗的表演背後常常潛藏著危機,由於此行業的特殊性常常發生重大事故後,大家才會發覺問題,且此產業中的作業常涉及許多不同類型的專業組織及人員,使風險評估的難度更高,是否確實落實危害之辨識、評估、控制也成為一大問題。近年來國內外發生不少影視業重大職災的案例,使社會大眾漸漸發覺影視產業的職安衛問題!這個長期以來缺少職安衛投入及關心的產業,已成為職安衛所保護的一大漏洞,我們應該從此刻開始逐步落實才行! 藉著這個機會,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影視業的安全衛生』吧 ! ?
了解更多 →
Fb76e085ce

新聞採訪人員安全衛生指引

根據國際非營利組織「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在2008~2017年的統計,全球因公殉職的記者有588位,記者由於工作性質、報導任務等因素,時常出入高風險場所,又由於高壓的工作環境,往往會忽視自身的安全,而採訪之工作環境較為多變,需要強化採訪人員自身的安全意識且透過內部管理制度、因地制宜的運作,才能有效的避免職業災害的發生! 今天就讓我們藉著這個機會來認識一下,讓我們來了解『新聞採訪人員安全衛生指引』吧 ! ?
了解更多 →
D9c6d73248

認識製造事業單位及高壓氣體設備之關係

前篇就高壓氣體為何下進行解剖,並整理了其定義與相關的計算,而本篇進行延伸探討且整理了關於高壓氣體設備及眾製造和氣體設備。 製造事業單位分成了甲類及乙類,本次小編就製造單位及氣體設備等相關法規進行整理,方便讀者們閱讀當身為某製造事業單位時的使用什麼設備需要注意什麼事情,以供各位參考。
了解更多 →
2cda15c05f

人因性預防實施

執行人因性危害防治計畫時,除了訂定政策、目標、計畫範圍對象、計畫時程等相關內容之外,最重要的部分為執行項目,首先須實施項目為肌肉骨骼傷病危害調查,來辨識工作者之於肌肉骨骼之人因性危害。 想了解更多關於人因性預防相關措施嗎 閱讀完這篇文章你將會有進一步的認識!
了解更多 →
D242d48180

【公式隨身卡】- 點音源、線音源之距離衰減計算

音波在空氣中傳播時,有兩種方式能使音能衰減。 一是逐漸遠離音源,音波能量產生距離衰減。另一是額外衰減,當音波在空氣中或地表附近傳播時,因空氣的吸收、地表面的吸音性等而被吸收的衰減。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了解如何計算【點音源、線音源之距離衰減】吧!
了解更多 →
0bf3912e09

工會與勞工代表

工會是勞工用於全體員工之權益發聲、保護自身的方式,也是監督揭弊的一個力量。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工會法中的工會,簡單的認識勞資會議、結合勞基法及關於勞工的各項法規一同認識,由法規面向,從職安衛委員會延伸,複習勞工代表的定義及最為重要的四個職責吧!
了解更多 →
6e31436d64

【觀念隨身卡】- 何為聽力保護措施?

聽力,是個不可逆向恢復的人體功能,也是我們必不可少的一個能力;但在工作環境中也時常會有噪音的出現,輕則擾亂心情,重則損壞我們寶貴的聽力系統。所以制定聽力保護計畫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哦! 今天大家就跟著小編一起瞭解法律中制定的聽力保護計畫是什麼吧!
了解更多 →
5ec8f4a666

職業因素引起COVID-19認定參考指引

近日確診人數大增,許多相關的問題逐漸浮出,在職場上染疫後是否可以算做職業病來申請職災傷病給付成了另一大問題,可認定為職業病之情況須符合哪些條件,可能很多人都還一頭霧水,藉著這個機會,今天我們就來重新認識一下由職安署所公告的『職業因素引起COVID-19認定參考指引』,來進一步了解在什麼條件下染疫才能認定為職業病吧。 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職業因素引起COVID-19認定參考指引』吧 ! ?
了解更多 →
0a56691410

露天開挖及高架作業

綜觀以往的新聞,如露天開挖作業開挖 1.5 公尺以上坡面無進行擋土支撐,是有可能造成嚴重的職災的,譬如桃園國際機場滑行道遷建工程、台灣中油台中輸氣管線工程,及台灣電力公司台中火力發電廠職災等等,均為此為基本原因。 從法規面認識露天開挖作業並熟記該作業之相關數字,便可以由基礎打起細細品味,那就跟著小編從頭複習一遍吧!
了解更多 →
8c19988012

炭疽病可能是生化武器?!

炭疽桿菌孢子可以存活於土壤、環境、獸毛中達數十年,對環境耐受性絕佳,一旦釋放到空氣中,便可以快速傳播,不管是人類或動物吸入大量孢子便會感染炭疽病,人類感染初期症狀就像一般流感或感冒,然而若未即時積極治療,致死率近乎100 %,故自20世紀前中期,即被研發作為生化武器!? 雖然台灣目前最後一個人類感染炭疽病的病例例是在 1972 年,但如果是從事處理動物或其製品的相關業者仍需要多留意該疾病風險!
了解更多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