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錄
Toggle▌獲利的功能
現今獲利豐厚的業務在明日將變成恐龍,龐然無當。
經濟學家熊彼得(Joseph Schumpeter)堅信,創新是經濟的精髓,更是現代經濟體發展的根基。熊彼得在《經濟發展理論》(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一書中,視實現獲利為經濟功能。在變遷和創新的經濟體系裡,利潤並非竊取工人的「剩餘價值」,反而是員工和勞工唯一的收入來源——這點和馬克斯的理論正好相反。經濟發展理論顯示,除了創新者,沒有人能夠真正「獲利」,而創新者的利潤,生命向來都是非常短暫的。
不過,套句熊彼得的名言,創新就是「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昨日的資本設備和資本投資都因創新而遭到淘汰:經濟越進步,就越需要累積資本。所以,古典經濟學家(或是會計師、證券交易所)所說的「利潤」,其實是一種成本,也就是繼續經營的成本,是未來的代價,而在這個未來裡,現今獲利豐厚的業務在明日將變成恐龍,龐然無當。除此之外,其餘都無法預知。
▌思考與實踐
對創新的投資一定要夠多,才能在現今獲利豐厚的業務遭到淘汰時,做好萬全的準備。
出處:《生態願景》
▌經營管理百科 | bm.ipedia.tw
▌致力協助經理人、企業家提升企業競爭力